智博睿
    首页  -  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智博睿编制
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智博睿编制
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政策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鼓励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推进制造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中心。
  2、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
  规划发展目标提出:
  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2020年的具体目标:
  ——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实现突破。研发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支撑软件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30%。
  ——发展基础明显增强。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制(修)订智能制造标准200项以上,面向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及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建立。
  ——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培育4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基本建立。
  ——重点领域发展成效显著。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超过20%,运营成本、产品研制周期和产品不良品率大幅度降低。
规划重点任务提出:
  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
  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加快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的集成应用,促进制造工艺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针对传统制造业关键工序自动化、数字化改造需求,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提高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努力提升发展层次,迈向中高端。加强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产业间绿色循环链接,提升重点制造技术绿色化水平。
  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
  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推进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开展管理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试点应用。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机制,提升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整合和利用现有制造资源,建设云制造平台和服务平台,在线提供关键工业软件及各类模型库和制造能力外包服务,服务中小企业智能化发展。
  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
  面向企业智能制造发展需求,推动装备、自动化、软件、信息技术等不同领域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以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为核心、各领域领先企业联合推进、一大批定位于细分领域的“专精特”企业深度参与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有行业、专业特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大力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集团;做优做强一批传感器、智能仪表、控制系统、伺服装置、工业软件等“专精特”配套企业。
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
  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加强规划引导,提升信息网络、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区规范有序发展。
  推进区域智能制造协同发展
  促进区域智能制造差异化发展。结合《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实施指南》,紧密依靠本区域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聚焦重点。大力推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率先实现优势产业智能转型,积极促进制造业欠发达地区结合实际,加快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改造,逐步向智能化发展。
  加强区域智能制造资源协同。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资源协同平台,不断完善体系架构和运行规则,加快区域间创新资源、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集成和对接,推进制造过程各环节和全价值链的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实现区域优势资源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
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
构  建多层次人才队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突出职业精神培育。加强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培养一批能够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带动制造业智能转型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一批既擅长制造企业管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批能够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开发、技术改进、业务指导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批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爱岗敬业的高技能人才。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促进企业和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院所、企业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培养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高校开展智能制造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智能制造人才需求预测和信息服务平台。
  3、《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于2015年5月发布,是中国工业未来10年的发展纲领、顶层设计。
《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一是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三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四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五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六是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七是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八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九是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异曲同工,是布局工业互联网的纲领性文件。不过二者也有适当差别,德国工业4.0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主要聚焦制造业的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中国制造2025不是专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规划,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谋划。
4、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 (2016-2020)
  指南发展目标指出,智能制造工程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十三五”期间通过数字化制造的普及,智能化制造的试点示范,推动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十四五”期间加大智能制造实施力度,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核心软件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产业逐步实现智能转型。
  “十三五”期间工程具体目标如下:
  (1)关键技术装备实现突破。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性能稳定性和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具备较强竞争力,关键技术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
  (2)智能制造基础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建立基本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完成一批急需的国家和行业重点标准;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核心支撑软件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30%;初步建成IPv6和4G/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与工业融合的试验网络、标识解析体系、工业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及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3)智能制造新模式不断成熟。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不断丰富完善,有条件、有基础的行业实现试点示范并推广应用,建成一批智能车间/工厂。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
  (4)重点产业智能转型成效显著。有条件、有基础的传统制造业基本普及数字化,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0%;十大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完成60类以上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集成创新。
  5、“一带一路”战略
“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带一路”战略指出,要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6、十九大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围绕新目标新要求,广西深耕东盟、拓展南亚、面向世界,加快推进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
  7、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广西制造向广西智造、广西创造迈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制造模式,探索建立智能制造业联盟。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农机装备、通用航空等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壮大先进制造业规模,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发挥柳州工业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北部湾和柳州、桂林、梧州、玉林等先进制造业基地。
  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研发一批标志性和带动性较强的先进技术、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关键技术和项目,引导新兴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集聚发展。
  (二)、项目提出理由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全球工业制造行业迎来了智能制造时代。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纷纷出台相应的国家政策,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说明世界主要国家重新认识到制造业才是国家真正的支柱产业,是整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
  我国已具备发展智能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并且已取得了一大批相关的基础研究成果,掌握了长期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技术,如机器人技术、感知技术、复杂制造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攻克了一批长期严重依赖并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核心高端装备;建设了一批相关的国家级研发基地;培养了一大批长期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高技术人才。自2009年《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以来,国家对智能装备制造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研制60种以上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同时,《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等产业扶持政策将陆续颁布,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发展。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广西被赋予“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发展新的战略支点、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为提升东盟经开区智能化水平,东盟经开区与郑州大河智信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大河智信”)进行了接洽。双方经过多次深入商讨,决定联合打造“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拟采用“一园两基地”的模式组织实施。“一园”即“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包含“两基地”。“两基地”即“智能制造核心装备制造基地”和“高端工业品智能制造基地”。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的建设是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环节,产业附加值低。发展智能制造业已经成为实现我国制造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的重要途径。同时,将智能制造这一新兴技术快速应用并推广,通过规模化生产,尽快收回技术研究开发投入,从而持续推进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进步,实现制造业升级。
  本项目不但从事智能制造核心装备的生产,还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如智能工厂系统集成服务和高端工业品定制制造服务,因此从根本上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
  (二)、项目的建设是重塑制造业新优势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加速重振制造业与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生产成本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双向挤压”。我国必须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技术研发,提高其产业化水平,以应对传统低成本优势削弱所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其产业化水平依然较低,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及核心零部件仍然严重依赖进口,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也是加快我国智能制造技术产业化的客观需要。此外,项目建设可以应用更节能环保的先进装备和智能优化技术,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产制造过程的节能减排问题。
  (三)、项目的建设是适应中国工业4.0战略发展的需要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与此同时,中国工业4.0战略规划正式提出。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九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八大战略支撑与保障,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智能制造在中国工业4.0中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工业智能化,实现真正转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四)、项目的建设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需要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度和成果。
  面对千年未有之大战略、大布局、大机遇,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肩负起总书记赋予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克难攻坚,锐意进取,着力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奏响了“一带一路”主旋律的广西音符。广西处在西南经济圈、华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连接着中国与东盟两个广阔市场,既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也是东盟国家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海陆通道。
  本项目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建设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将打通广西与东盟国际通道,连接西南中南地区发展,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需要,同时也是广西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打造区域性智能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撑。
【主要用途】 发改委立项,申请土地,银行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
【关 键 词】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交付方式】 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5-7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 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来电咨询。
【订购热线】18211102808  同V信
【联 系 人】李先生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目录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性质 
1.1.3项目建设单位 
1.1.4项目建设地点 
1.1.5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1.6项目建设规划 
1.1.7战略布局 
1.1.8建设目标 
1.1.9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 
1.1.10主要经济指标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3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3.1可研编制情况 
1.3.2编制依据 
1.3.3编制原则 
1.3.4编制范围 
1.4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1.4.1基本结论 
1.4.2经济效益分析 
1.4.4社会效益分析 
1.4.5社会评价结论 
1.4.6风险分析结论 
1.4.7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结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政策背景 
2.1.2项目提出理由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的建设是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内在要求 
2.2.2项目的建设是重塑制造业新优势的现实需要 
2.2.3项目的建设是适应中国工业4.0战略发展的需要 
2.2.4项目的建设是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需要 
第三章  市场分析、销售方案及风险分析 
3.1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3.1.1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形势 
3.1.2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3.1.3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和智能工厂发展趋势 
3.2高端工业品发展分析 
3.2.1高精密轴承市场需求分析 
3.2.2高精密齿轮市场需求分析 
3.2.3高精密减速机市场需求分析 
3.2.1半导体制冷材料市场需求分析 
3.3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3.3.1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3.3.2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4.1建设条件 
4.1.1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4.1.2区位交通优势突出 
4.1.3土地资源丰富 
4.1.4交通设施完善 
4.1.5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齐全 
4.1.6优惠政策明显 
4.1.7人文环境独特 
4.1.8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4.2场址选择 
4.2.1选址原则 
4.2.2选址方案 
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4.3.1主要原材料 
4.3.2燃料耗燃料动力动力 
第五章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5.1技术工艺方案 
5.1.1轴承技术工艺方案 
5.1.2精密锻造齿轮技术工艺方案 
5.3设备方案 
5.3.1设备选型 
5.3.2设备方案 
5.3工程方案 
5.3.1设计规范和标准 
5.3.2工程设计原则 
5.3.3 设计方案 
第六章  总图运输及公用工程 
6.1总图布置 
6.1.1总图布置方案要点及说明 
6.1.2总图布置方案 
6.2运输 
6.3公用工程 
6.3.1给排水 
6.3.2供电 
6.3.3通风与空调 
6.3.4维修 
6.3.5通讯设施 
6.3.6道路及绿化 
第七章  节能、节水 
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1.1原则和标准 
7.1.2规范和依据 
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7.3节能节水措施分析 
7.3.1建筑节能 
7.3.2工艺节能 
7.3.3电气节能 
7.3.4暖通、动力节能 
7.3.5节水措施 
7.4节能管理 
7.5用能综合评价 
第八章  环境保护 
8.1环境保护执行依据和标准 
8.1.1设计依据 
8.1.2环境质量标准 
8.1.3污染物排放标准 
8.2主要污染物排放分析 
8.2.1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 
8.2.2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8.3项目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 
8.3.1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 
8.3.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9.1劳动安全卫生 
9.1.1设计依据 
9.1.2劳动安全 
9.1.3职业卫生 
9.2消防安全 
9.2.1设计主要依据 
9.2.2消防原则及措施 
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1企业组织 
10.1.1企业组织形式 
10.1.2企业管理 
10.1.3项目管理体制 
10.2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10.2.1劳动定员 
10.2.2人员培训 
第十一章  招标方案及实施进度安排 
11.1项目招投标方案 
11.1.1概述 
11.1.2招标组织形式 
11.1.3招标方式 
11.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1投资估算 
12.1.1估算依据 
12.1.2估算条件 
12.1.3估算范围 
12.1.4项目建设投资构成 
12.1.5流动资金 
12.2资金筹措 
12.3资金使用计划 
第十三章  财务评价 
13.1财务评价依据、范围及假设条件 
13.1.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3.1.2假设条件 
13.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13.2.1计算期及生产负荷 
13.2.2基准收益率 
13.2.3取费标准 
13.2.4折旧和摊销 
13.2.5税率 
13.2.6公积金 
13.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13.3.1销售收入估算 
13.3.2生产总成本估算 
13.3.3利润及利润分配 
13.4财务分析 
13.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3.4.2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3.5不确定性分析 
13.5.1盈亏平衡分析 
13.5.2敏感性分析 
13.6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四章  社会影响评价 
14.1社会影响分析 
14.2互适性分析 
14.3社会风险分析 
14.4社会效益分析 
14.5社会评价结论 
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 
15.1风险识别与评价 
15.1.1主要风险 
15.1.2其它风险 
15.2风险对策 
第十六章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16.1编制依据 
16.2风险调查 
16.2.1调查的内容和范围、方式和方法 
16.2.2拟建项目的合法性 
16.2.3拟建项目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 
16.2.4利益相关者及基层组织的态度 
16.3风险识别 
16.4风险估计 
16.5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16.6风险等级 
16.7风险分析结论 
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17.1结论 
17.2建议 
附表: 
关联报告:
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
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盟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
服务流程 :
1.客户问询,双方初步沟通了解项目和服务概况;
2.双方协商签订合同协议,约定主要撰写内容、保密注意事项、企业相关材料的提供方法、服务金额等;
3.由项目方支付预付款(50%),本公司成立项目团队正式工作;
4.项目团队交初稿,项目方可提出补充修改意见;
5.项目方付清余款,项目团队向项目方交付报告电子版;
另:提供甲级、乙级工程资信资质

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12号怡和阳光大厦C座4层         联系电话:1821110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