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7710047555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用途报告

投资咨询

Consultation

工业机器人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0-2024年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能自动执行工作,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功能。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系统等,其成本占机器人本体成本的 60%以上。当前减速器中谐波减速器和 RV 减速器应用较广,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占据工业机器人减速器领域 70%以上的市场。控制器方面,日本、德国和美国的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伺服系统由日韩欧美企业为主导。
      热点一:关键核心部件研发亟待突破 
      虽然目前中国国内机器人技术基本具备,但机器人产业涉及到整体工业水平、科研体制、配套产业等多个方面,中国国内品牌和海外品牌仍有较大差距。在关键核心部件上,中国企业需攻克长期依赖进口、一直受制于人的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控制器等关键核心部件的技术难题。
      热点二:境外企业对中国国产减速器的接受度大幅提高 
      纳博特斯克减速器全球市场份额在 60%以上,由于订单量增长速度快于产能扩张速度,其交货期越来越长,2018年纳博特斯克交货期已经延长到 6 个月以上,而且其减速器产品优先供应”四大家族”,中国国内本体商订购的产品交货期更长。
      热点三:中国伺服电机市场主要被外资品牌占据
      中国国产伺服电机大多是仿制日系伺服电机设计,功率多在 3kw 以内,以中小功率为多,5.5-15kw 的中大功率伺服电机比较少。中国国产品牌中,汇川技术、埃斯顿、广州数控、英威腾、新时达、华中数控等企业伺服技术领先,但与外资品牌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能自动执行工作,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功能。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工业机器人可以按照操作极坐标、功能、机械结构、驱动方式和程序输入方式等维度进行分类: 
    (1) 按操作极坐标主要分为直角坐标机器人、圆柱坐标机器人(SCARA 机器人)、球坐标机器人和关节型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可沿三个直角坐标移动,圆柱坐标机器人可作升降、回转和伸缩动作,球坐标机器人可回转、俯仰和伸缩,关节型机器人有多个转动关节。 
    (2) 按功能主要分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处理机器人和喷涂机器人,焊接可分为点焊和弧焊,搬运机器人包括移动小车(AGV)、码垛机器人等,装配功能可完成包装和拆卸,处理功能可分为切割、研磨抛光等。 
    (3) 按机械结构分,可以为串联型机器人和并联型机器人。串联机器人一个轴的运动会改变另一个轴的坐标原点,比如六关节机器人;并联机器人一个轴运动不影响另一个轴的坐标原点,比如蜘蛛机器人。 
    (4) 按程序输入信号方式可以分为示教输入型和编程输入型两类。 
    (5) 按驱动方式可以分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气驱动等
第一章 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概述
1.1研究方法
1.2 名词解释
1.3 工业机器人行业的行业影响因素
1.3.1 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1.3.2 协作机器人发展迅速
1.3.3 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
第二章 2018-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运行分析
2.1 2018-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2.2 2018-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供需规模
2.2.1 机器人出货量
2.2.2 区域销售产量
2.2.3 工业机器人密度
2.2.4 区域机器人密度
2.3 2018-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
2.3.1 全球企业市场份额
2.3.2 四大家族产业链
2.3.3 四大家族发展状况
2.4 美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
2.4.1 产业发展历程
2.4.2 北美市场现状
2.5 欧洲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
2.5.1 行业发展历程
2.5.2 行业发展现状
2.6 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分析
2.6.1 产业政策环境
2.6.2 行业发展规模
2.7 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前景预测
2.7.1 市场规模发展预测
2.7.2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第三章 2018-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1 经济环境
3.1.1 全球经济发展环境
3.1.2 国内宏观经济状况
3.1.3 国内对外经济分析
3.1.4 国内工业运行情况
3.1.5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
3.1.6 机器人产业经济状况
3.1.7 宏观经济前景展望
3.2 政策环境
3.2.1 产业政策汇总
3.2.2 产业补贴政策
3.3 社会环境
3.3.1 人口老龄化
3.3.2 劳动力成本高
3.3.3 技术交流频繁
3.3.4 创新需求驱动
3.3.5 人才需要驱动
第四章 2018-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度分析
4.1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基本情况
4.1.1 产业发展阶段
4.1.2 产业发展模式
4.1.3 市场结构分析
4.1.4 产业区域布局
4.1.5 产业投融资分析
4.2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供需规模
4.2.1 市场密度分析
4.2.2 行业产量规模
4.2.3 销售规模分析
4.2.4 机器人保有量
4.2.5 品牌市场份额
4.3 2018-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分析
4.3.1 2018-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趋势
4.3.2 2018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情况
4.3.3 2019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情况
4.3.4 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情况
4.4 中国重点企业发展现状
4.4.1 埃斯顿
4.4.2 新松机器人
4.4.3 新时达
4.5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
4.5.1 核心部件有待提升
4.5.2 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4.5.3 专业人才缺口问题
4.5.4 缺乏行业标准体系
4.6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策略分析
4.6.1 自主品牌壮大途径
4.6.2 企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4.6.3 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4.6.4 国外发展经验借鉴
第五章 2018-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区域格局分析
5.1 2018-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区域整体格局
5.2 长三角地区
5.2.1 上海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2.2 浙江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2.3 江苏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2.4 安徽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2.5 芜湖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3 珠三角地区
5.3.1 珠三角工业机器人产业市场份额
5.3.2 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业状况分析
5.3.3 广州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3.4 深圳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3.5 东莞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3.6 佛山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4 环渤海地区
5.4.1 天津市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4.2 山东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4.3 河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5 中西部地区
5.5.1 湖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5.2 湖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5.3 江西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5.4 河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5.5 四川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5.6 云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
5.6 东北地区
5.6.1 东北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
5.6.2 黑龙江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5.6.3 辽宁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
第六章 2018-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出口分析
6.1 2018-2020年中国多功能工业机器人进出口数据分析
6.2 2018-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工厂专用的自动搬运机器人进出口数据分析
6.3 2018-2020年中国其他未列名工业机器人进出口数据分析
第七章 2018-2020年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研发分析
7.1 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状况
7.1.1 技术发展历程
7.1.2 技术成熟程度
7.1.3 技术优势领域
7.2 工业机器人技术研发水平分析
7.2.1 世界专利申请情况
7.2.2 中国专利技术现状
7.3 设计制造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7.3.1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
7.3.2 工业机器人传感器系统
7.3.3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
7.4 几类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7.4.1 移动机器人
7.4.2 点焊机器人
7.4.3 弧焊机器人
7.4.4 激光加工机器人
7.4.5 真空机器人
7.4.6 洁净机器人
7.5 典型工业机器人(新松)核心控制技术
7.5.1 网络化控制器
7.5.2 路径控制技术
7.5.3 动力学补偿技术
7.5.4 多轴联动技术
第八章 2018-2020年工业机器人产业链解析
8.1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整体发展状况
8.1.1 产业链组成部分
8.1.2 产业链市场格局
8.1.3 产业链国产份额
8.1.4 产业链影响分析
8.1.5 产业链企业商业模式
8.2 工业机器人上中下游发展状况分析
8.2.1 上游零部件发展现状
8.2.2 中游本体市场发展现状
8.2.3 下游系统集成领域现状
第九章 2018-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市场分析
9.1 2018-2020年伺服系统市场发展分析
9.2 2018-2020年控制系统市场发展分析
9.3 2018-2020年减速器市场发展分析
第十章 2018-2020年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分析
10.1 汽车行业
10.1.1 行业发展现状
10.1.2 推动工业4.0进程
10.2 电子行业
10.2.1 电子行业运行状况
10.2.2 机器人领域分布
10.2.3 机器人应用潜力
10.2.4 机器人应用特点
10.2.5 机器人应用领域
10.3 机床行业
10.3.1 机床行业运行状况
10.3.2 工业机器人应用意义
10.3.3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
10.3.4 与数控机床融合分析
10.3.5 在金属成型机床的应用
10.4 铸造行业
10.4.1 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10.4.2 铸造机器人发展现状
10.4.3 铸造机器人应用领域
10.4.4 机器人在铸造工部的应用
10.5 橡胶及塑料制品业
10.5.1 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10.5.2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10.5.3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
10.6 食品行业
10.6.1 行业运行状况
10.6.2 机器人应用领域
10.6.3 机器人应用现状
10.6.4 在食品制造领域的应用
第十一章 2018-2020年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1.1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主体
11.1.1 核心零部件厂商
11.1.2 行业系统集成商
11.1.3 完全的新进入者
11.1.4 机器人用户
11.2 2018-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1.3 2018-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竞争格局分析
11.3.1 本体+集成
11.3.2 子领域应用
11.3.3 特定子领域
第十二章 2018-2020年国外工业机器人行业优势企业分析
12.1 ABB集团(ABB Group)
12.1.1 企业发展概况
12.1.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2.2 安川电机公司(Yaskawa)
12.2.1 企业发展概况
12.2.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12.3 发那科公司(FANUC)
12.3.1 企业发展概况
12.3.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2.4 库卡集团(KUKA)
12.4.1 企业发展概况
12.4.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12.5 杜尔集团(Durr)
12.5.1 企业发展概况
12.5.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十三章 2016-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标杆企业分析
13.1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3.1.1 企业发展概况
13.1.2 经营效益分析
13.2 湖北三丰智能输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3.2.1 企业发展概况
13.2.2 经营效益分析
13.3 上海沃迪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3.3.1 企业发展概况
13.3.2 经营效益分析
13.4 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
13.4.1 企业发展概况
13.4.2 经营效益分析
13.5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3.5.1 企业发展概况
13.5.2 经营效益分析
13.6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3.6.1 企业发展概况
13.6.2 经营效益分析
13.7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3.7.1 企业发展概况
13.7.2 经营效益分析
第十四章 2020-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投资建议
14.1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投资价值评估分析
14.1.1 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14.1.2 市场机会矩阵分析
14.1.3 进入市场时机判断
14.2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投资壁垒分析
14.2.1 竞争壁垒
14.2.2 技术壁垒
14.2.3 资金壁垒
14.2.4 经验壁垒
14.2.5 人才壁垒
14.3 2020-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投资建议
14.3.1 行业投资建议
14.3.2 投资风险提示
第十五章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15.1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剖析
15.1.1 行业发展空间
15.1.2 行业发展机遇
15.1.3 行业结构预测
15.1.4 工业4.0下的趋势
15.1.5 机器人密度预测
15.2 2020-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预测分析
15.2.1 2020-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15.2.2 2020-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预测
附录: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图表目录 

关联报告
工业机器人项目申请报告
工业机器人项目建议书
工业机器人项目商业计划书
工业机器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工业机器人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工业机器人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业机器人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工业机器人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
工业机器人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