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7710047555
当前位置: 首页 > 可行性研究报告

投资咨询

Consultation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温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温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定义及构成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指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设备装置,安装于公共楼宇、停车场、商场、运营车充电站等公共场所及居民小区等私人场所。充电桩的电力输入端与交流电网连接,带有充电插头的电力输出端与汽车连接实现充电。充电桩由硬件和软件构成。其中,硬件主要由总控单元、显示单元、监控单元组成。
(1)总控单元:硬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与其他硬件单元双向或单向交互,是启动、运行、监控和关闭充电桩向汽车充电的决策核心,可将充电过程中采集的数据传输至后台;
(2)显示单元:由LCD显示器、触控屏、指示灯、按键构成,是用户与充电桩的直接交互对象。显示单元的主要作用为向用户提供充电费用信息和了解用户充电需求;
(3)监控单元:包括模拟量、开关量采集和开出控制。模拟量采集单元可获得用户在与显示单元交互过程中输入的数据。开关量采集可根据用户输入数据提供与用户充电需求匹配的充电量。在用户完成充电后,开出控制将指引用户结束充电行为。监控单元的主要作用为监测充电桩输入及输出电压电流、充电接口连接状态和车载电池状态,从而发现充电、车载电池异常状态,保护汽车和充电桩安全。
充电桩具体硬件设施包括充电枪、充电柜、配线柜等充电桩外部硬件和逆变器、变压器、整流器、滤波器、继电器等内部硬件。硬件设施通常采用耐候、耐温、阻燃性能好、绝缘性能优秀、抗电痕指数高的材料,如ABS、PET、尼龙等塑料。
充电桩软件系统由多个模块构成,主要分为主控模块、IC识别模块、人机交互模块、计费模块和充电模块,各模块在单独运作的同时进行信息交互,共同实现对汽车的充电和对用户的计费功能。
2、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分类
根据充电方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可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成本较低、更加易于建设,直流充电桩成本高、建设要求高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主要根据充电方式进行划分,可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
(1)交流充电桩俗称“慢充”,不可直接为汽车动力电池充电,需连接车载充电机为汽车充电,采用常规电压、充电功率小、充电慢,但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通常安装于城市公共停车场、商场和居民小区。
(2)直流充电桩俗称“快充”,可直接为汽车动力电池充电,采用高电压、充电功率大、充电快,但成本高且电压电流大,影响电池寿命。直流充电桩通常安装于运营车充电站、快速充电站等场所。
从公共充电桩角度而言,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EVCIPA)数据,2019年中国公共充电桩总数达51.6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占比58.3%,直流充电桩占比41.7%。
3、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规模
近五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刺激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对应汽车充电桩需求也持续上升。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由2015年的33.1万辆增加至2019年的120.6万辆。作为新能源汽车所需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深度受益,2015-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按充电桩建设规模统计)由12.6亿元增长至5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7%。
2015-2019年充电桩市场规模波动明显
2015-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为:充电桩保有量少,业内企业通过大幅铺设充电基础设施抢占市场先机。2019年,充电桩市场规模同比下滑,主要原因为:充电设备和核心—充电模块的价格持续下滑,价格由2016年的1.5元/瓦下降至2019年的0.4元/瓦以下,导致充电桩建设成本下降,建设规模出现回落。
行业增速更加稳定,充电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行业逐步进入相对稳定的快速发展期,在充电桩建设成本稳定下降的同时,充电桩数量在快速增加。当前车桩比与中国政府制定的发展目标仍存在差距,充电桩建设有待提速。预计2019-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5.9%,到2023年增长至179.0亿元。
4、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产业链分析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链主要由上游设备制造商、中游充电桩运营商与下游新能源汽车用户组成。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者为建设充电桩所需设备的制造商;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为充电桩运营商;产业链下游参与者为充电桩用户,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和个人消费者。
A、产业链上游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产业链的上游参与者主要是充电模块、滤波设备、监控计费设备和电池维护设备等充电桩设备制造企业。
充电设备是充电桩的主要成本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和人工成本。其中,原材料成本即充电桩硬件设备投入成本,占充电桩总成本的90%以上。充电桩所需设备主要包括充电模块、有源滤波设备、监控计费设备、电池维护设备等。此外,功率大、电压高的直流充电桩还需额外安装配电设备,如大型变压器、高低压保护设备等。
以直流充电桩为例,充电模块成本占原材料成本的比例约50%,有源滤波设备成本占比约15%,监控计费设备和电池维护设备的成本各占10%。
充电模块是充电桩最核心的设备,主要功能为将交流电网中的交流电转换为可以为电池充电的直流电。其中,IGBT功率开关是充电模块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在充电过程中起电力转换与传输作用的核心器件,占充电模块成本的20%以上。
充电设备平均毛利率下行,企业向中游运营业务拓展
充电设备行业壁垒较低,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随着市场参与热度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行业盈利空间下滑。对于充电设备企业而言,制造充电设备所需电子元器件大同小异,获取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导致业内企业并无明显核心竞争优势。例如,影响充电模块性能的核心电子元器件为IGBT,而IGBT进口依赖度较高,导致各充电模块产品性能趋同,缺乏差异性。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充电桩市场需求大幅上升,带动行业投资热情,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受此影响,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平均毛利率下行。
以英可瑞、奥特迅和盛弘股份为例,近三年充电设备企业毛利率下行趋势明显,由40%降至30%以下。
由于充电设备行业毛利率日益微薄,业内企业向产业链中游运营市场延伸的动力增强,产业链上游和中游整合日趋明显。例如,特锐德、国家电网为充电设备供应商,同时也是充电桩运营市场主要参与者。
B、产业链中游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主体可分为专业化运营商、政府和整车企业三大类,三类企业实行多种充电桩运营模式,其中专业化运营商主导模式为当前主流运营模式。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产业链中游运营主体可分为三大类,包括专业化运营商、政府和整车企业,不同类型企业在充电桩运营市场具备各自优劣势。在三类运营主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形成了六种主要的运营模式。
专业化运营商主导模式是当前充电桩主流运营模式,因此专业化运营商占据充电桩运营市场的主导地位,占公共充电桩运营市场份额的75%以上。国有企业其次,占公共充电桩运营市场份额的20-25%。由于整车企业并非以开拓充电桩市场为目的,整车企业充电桩市场占比较低,不到5%。
C、产业链下游
新能源整车企业有望通过与中游充电桩运营企业合作加强市场差异化竞争能力。在政策补贴趋于平稳且汽车成本进一步降低的背景下,个人用户购车意愿有望回暖。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产业链最终下游的参与者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个人用户。整车企业得益于产业链上游与中游的充电桩建设与运营,利用快速布局的充电网络作为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有力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上中游的合作,推广汽车产品。个人用户在新能源汽车购车成本不断降低和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购车意愿增强,带动全产业链市场需求的增长。
各类型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
新能源汽车可分为新能源乘用车和新能源商用车(客车和专用车)。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06.0万辆,同比增加0.7%。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14.6万辆,同比下滑28.3%。2019年新能源汽车增长颓弱的原因在于政策补贴的大幅退坡,产业链相关企业短期内难以快速调节生产成本,汽车个人用户购车实际成本上升,导致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承压。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响,汽车消费市场景气度显著下滑,为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符合预期,政策补贴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较低。此外,产业链成本仍持续降低。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回暖。
整车企业市场格局
从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市场竞争格局角度而言,新能源客车市场集中度最高,其次为乘用车市场,专用车市场集中度相对偏低。
5、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集中度较高
2019年,充电桩运营数量超过1,000台的企业数量约20-30家,公共充电桩运营数量超过10,000台的企业数量为8家。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运营平台为市场第一梯队。在此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CR3近70%,CR8超过90%。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集中度较高。
充电桩运营市场高度集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充电桩运营规模效应强、前期投资大、投资回报周期长,极为考验企业的资金和经营能力。因此,长期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将维持较高的集中度。
充电桩市场竞争结构分析
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集中度已处于较高水平,随着充电桩需求的快速增加,充电桩运营商的竞争热度将进一步上升。具体而言,充电桩市场竞争可分为现存企业间竞争、新进入者竞争、与上游供应商的议价和与替代品行业的竞争。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第一章总论
1.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背景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
2.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提出的背景
2.2投资的必要性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
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3.3营销策略
3.4市场分析结论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
4.2场址建设条件
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5.1项目组成
5.2生产技术方案
5.3设备方案
5.4工程方案
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6.1总图运输
6.2场内外运输
6.3公用辅助工程
第七章节能
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7.3节能措施
7.4节水措施
7.5节约土地
第八章环境保护
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8.2环境和生态现状
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8.4环境保护措施
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
8.6公众参与
8.7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9.1劳动安全卫生
9.2消防安全
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1组织机构
10.2人力资源配置
10.3项目管理
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
11.1项目建设管理
11.2项目监理
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1投资估算
12.2资金筹措
12.3投资使用计划
12.4投资估算表
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
13.1总则
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13.3招标内容
13.4招标基本情况表
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14.4财务分析
14.5不确定性分析
14.6财务评价结论
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
15.1风险因素的识别
15.2风险评估
15.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
16.1结论
16.2建议
附表:
关联报告: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申请报告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建议书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商业计划书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