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7710047555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Case

城乡交通一体化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需要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与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作为“交通引领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工程,以交通为导向,支撑和引导城乡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与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加就业、改善环境、缓解交通拥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协调,通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以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区域空间布局发生急剧变化,未来区域将加快与厦门、中心城的发展联系,逐步融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的战略,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互动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2、项目建设是践行“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的需要
      项目的建设将推进新常态背景下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将进一步践行“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破除城乡二元格局,实现社会公平公正。通过明确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的公益属性,统筹协调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发展,打破城乡二元交通结构体系,推进公共交通资源的全域覆盖、城乡共享,按照“衔接为主、并轨为辅、合理配置、方便换乘”的原则进行相互补充,共享枢纽站场、公交专用道、沿途停靠站等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实现零距离换乘,满足城乡民众的便捷、舒适、安全与文明出行。
3、项目的建设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需要
      公交一体化有助于实现无缝衔接。构筑全域发展、城乡一体格局,全面实现城乡公交系统规划,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完善城乡之间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构建城乡交通综合交通枢纽,解决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场站建设滞后、公路网层次结构和建设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公路客运网络化需求、投资结构性偏差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构筑多层级、多功能公交网络,建立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铁路、轨道、机场、海港、出租车等交通线路及运行方式无缝衔接、资源共享、方便快捷、安全优质的公交网络新机制。
4、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与城市交通布局相适应,建设、完善交通换乘枢纽及配置,逐步形成城乡之间、乡镇之间、乡村之间互相贯通的多级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实现城乡运输无缝衔接。通过完善龙海区公交一体化网络,形成与城乡公共汽车网络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对接,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发挥网络效益,提高系统效能。加快形成城市、城乡、镇域有机衔接的线网结构,优化城乡公交换乘运行模式,实现城乡公交和城市公交的无缝对接、相互衔接、资源共享与全域覆盖。同时,以城乡公交和城市公交的无缝衔接,将基础设施、观光旅游、生态保护、产业投资、村镇建设等全域性的经济社会活动连接起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及民生工程的密切互动与联系。
5、项目的建设是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项目通过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对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改善城镇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转型发展、和谐幸福,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对国内发达城镇,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体制不协调,规划不系统,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项目通过建设覆盖城乡的公交网络及配套设施,推进公共交通体系、产业布局、社会服务与城乡空间形态结构、用地功能布局、居住、就业等协调发展,确保城乡居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与人文关怀,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1.2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3项目建设期限
1.4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5编制依据及范围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7结论及建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项目影响区域分析
3.3 项目建设规模
第四章  项目区建设条件及场址选择
4.1 建设地点
4.2 场址条件
4.3 场址条件评述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 总体设计思路及原则
5.2服务中心工程
5.3停车场工程及公交车首末站
5.4停车场连通立交工程
5.5公交专线海景路建设工程
5.6岸线工程
5.7护岸工程
5.8陆域工程方案
5.9候船室、管理房工程
5.10接线道路工程
5.11河道清淤工程
5.12沿岸民房立面工程
5.13亲水设施工程
5.14栈桥步道
5.15夜景照明工程
第六章  环境影响分析
6.1环境影响
6.2 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6.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6.4 环境保护措施
6.5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节能节水措施
7.1节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7.3节能措施
7.4节水措施
7.5节能管理
第八章  项目组织与运行机制
8.1项目组织管理
8.2项目建设的具体管理形式
8.3经营管理措施
8.4项目实施安排
8.5施工建设项目招投标
第九章  社会评价
9.1 编制依据
9.2 社会影响分析
9.3 社会互适性分析
9.4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9.5综合评价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投资估算
10.2资金筹措
第十一章  财务效益与风险分析
11.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11.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1.3成本费用、营业收入及税金估算
11.4财务效益分析
11.5盈亏平衡分析
11.6财务效益分析结论
第十二章  项目专项债券融资偿还分析
12.1编制依据
12.2 债券融资方案
12.3债券偿还方案
第十三章 劳动安全与卫生
13.1 编制依据
13.2 劳动安全
13.3 卫生防疫
13.4 小结
第十四章  项目效益分析
14.1社会效益
14.2经济效益
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
15.1政策风险
15.2 资金风险
15.3 组织管理风险
15.4 技术风险
15.5 市场风险
15.6 财务风险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16.1结论
16.2建议
附表
附表1主要经济性指标
附表2投资估算表
附表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利润表
附表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7债券偿还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