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7710047555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Case

水生态环境及农村饮用水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复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本项目为水生态环境及农村饮用水提升项目,本项目不属于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限制类"和“淘汰类"的项目,是国家允许建设的项目,社会意义重大,其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2、提高流域水系连通完整性
      本项目实施后,将改善水系的完整性,提高了内河水体的流动性,不仅提高了水体的水环境承载能力,而且拓展了城镇的发展空间,带动周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加均等的水利基本公共服务。
3、项目是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的有效措施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扩张,内的水系淤积严重、水流不畅通、河道天然土岸不规整、河道,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水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生动植物消失殆尽,水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丧失。河道在久未疏浚整治后河床淤积、杂物堆积同时沿线存在卡口建筑物,导致河道过流能力不足。同时,河岸护坡杂草灌木丛生,建筑生活垃圾成堆,水生态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的水质,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本项目治理,可使河道水动力条件显著增强,净污比增高、水域面积增加,水质控制条件趋于稳定,使得水质得以改善,且不存在污染转移的现象。还有利于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可改变区域的地形、地貌、水面、植被、水生生物等情况,使生态环境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4、项目实施是确保河道行洪畅通的需要
      本次治理河道局部淤塞严重,河床淤抬较高,部分河道因其他是施工已完全填筑,河道两侧河岸无护砌,部分河段边坡较高,存在滑坡危险,因河道穿行山沟和居民聚居区,若遇特大暴雨,山洪暴发,将可能因河道泄洪不畅而危害两岸居民和基础设施,因此实施本项目,疏浚河道、护砌河岸,将有利于河道行洪安全,降低附近居民和设施受洪灾的风险,同时也能提升和美化沿河环境。
5、改善河道沿岸及周边生态环境的需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内水系流域综合整治的生态景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工程建设、对渠岸两侧滨水带进行生态、绿化整治,可形成沿岸生态景观带,达到“水清、岸绿、生态”的景观,美化两岸环境,为两岸居民提供了亲水休闲场所。
      本项目将通过水系综合整治,营造出良好的水环境和健康宜居环境,吸引了更多的优质资源,带动土地资源价值的提升,促进沿线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6、项目是改善沿岸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需要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作为最关键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城市生存,制约着城市发展,也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在近代工业化阶段,城市河流对城市的作用更加重要,成为水源地、动力源、交通通道、污染净化场所;在现代,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意义。河网水系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了水,才有城市的经济繁荣和人们的安居乐业。
      河道由于长期的排污,河水污染变质,河水腥臭刺鼻,蚊虫大量孽生,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而另一方面,随着城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正在成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对改善自身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强烈。尽快改善河水环境质量,是市政府的既定方针,更是沿线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因此,项目建设是改善沿岸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需要。
      项目的建设将打造水系生态景观廊道,有力的补充生态环境体系,与市水系形成体系。
7、项目是助力乡村振兴,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
      项目解决农村环境管理建设不足的问题以及河道行洪通畅,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同时,把生态治河理念落实到项目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注重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充分考虑生物环境和栖息空间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治理措施。与此同时,工程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文化元素,有选择地建造一些亲水平台、休闲旅游、文化节点等设施,提升区域人居环境,将河道治理成集防洪排涝、自然生态、亲水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景观河道,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效果。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项目基本情况
1.2项目编制依据
1.3研究工作范围
1.4项目综合评价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  社会经济与发展规划
2.1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
3.1项目建设背景
3.2项目建设必要性
3.3项目建设可行性
第四章  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4.1建设地点
4.2场地工程地质状况
第五章  建设规划设计布局
5.1指导思想
5.2工程等级
5.3规划设计原则
5.4总体布局
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
6.1设计原则及建设内容
6.2全域水环境整治工程
6.3莲池水库补水工程
6.4岭口自来水厂提标改造工程
第七章  节能、节水措施
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7.3节能措施
第八章  环境保护
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8.2环境和生态现状
8.3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
8.4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
8.5运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8.6环境影响评价
8.7水土保持设计
第九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9.1 组织机构
9.2项目建设管理
9.3实施方式
9.4项目招投标
9.5项目建设进度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投资估算
10.2资金筹措
第十一章  财务效益与风险分析
11.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11.2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1.3成本费用、营业收入及税金估算
11.4财务效益分析
11.5盈亏平衡分析
11.6财务效益分析结论
第十二章  项目专项债券融资偿还分析
12.1编制依据
12.2 债券融资方案
12.3债券偿还方案
第十三章 劳动安全与卫生
13.1 编制依据
13.2 劳动安全
13.3 卫生防疫
13.4 小结
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分析
14.1生态效益
14.2社会效益
14.3经济效益
第十五章 风险管理
15.1项目风险概述
15.2风险因素分析
15.3风险防范对策
15.4控制建设工期风险
15.5建设工程风险转移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16.1结论
16.2建议
附表
附表1主要经济性指标
附表2投资估算表
附表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利润表
附表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7债券偿还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