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7710047555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Case

水源一级保护涵养林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建设背景
1、我国水资源面临严重的挑战
      当今世界,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水资源是基础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目前人为的水土流失已经得到有效遏制,而在未来10年内,我国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万k㎡。水土流失的量受到区域气候、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方面的影响。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2200m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上排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从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来看,我国有50%的河流、90%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桉树人工林与水源涵养
      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不同的林地类型由于其组成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林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森林群落的地上部分通过截留降雨能削弱降雨侵蚀力,降低径流冲刷力,但林木地上部分的持水量通常仅占林分水源涵养能力的15%以下,森林土壤才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是一座天然的大水库,降雨能沿着土壤孔隙下渗,成为土壤贮水和地下径流,从而表现出林分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
      桉树是桃金娘科植物,原产澳大利亚等地,我国最早引种开始于1890年,至今已有120年历史。桉树人工林大面积推广种植在80年代末期,现在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40万h㎡发展到2010年的368万h㎡,占全国人工林种植面积的4.19%,排名前三的人工林树种为栎类10.35%、马尾松7.74%和杉木7.24%。由于桉树具有速生高产、适应性广、抗性强、耐干旱瘠薄、容易种植、萌芽力强等特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三大速生造林树种(桉、松、杨)之一。到2015年,我国桉树人工林木材每年可采0.6亿m3,我国每年木材消费量达到3.3亿m3,国内可供应量为1.9亿m3,用不到3%的林地解决18%的木材需求,实施桉树人工林的集约式经营有利于解决木材供需缺口。目前龙海区九九坑水库集雨区主要林分树种为桉树林,桉树林在成长过程中,土壤容重增大,有机质含量减少,使得土壤变得紧实、孔隙度变小,持水能力和通气透水性也随之变差,水源涵养功能效益降低,不利于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
3、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良好生态是百姓之福。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报告明确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测体制等4项改革举措。报告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福建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福建方案》),福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福建省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超越,取得了辉煌成就。“十三五”以来,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13%、建成区绿地率40.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到15.04㎡;全省森林面积达811.58万h㎡,比上一轮资源清查增加10.31万h㎡;实现九市一区全部获评国家森林城市、所有县(市)全部获评省级森林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三个满堂红”;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6.8%,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植被生态质量跃居全国首位,生态文明指数位列全国第一。同时,福建建设了全国首个生态云平台,实现对全省的生态环境数据的实时全程监测和汇聚整合共享。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1.2编制依据
1.3经济技术指标
1.4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建设背景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需求分析
3.1木材市场调查分析
3.2木材需求预测
3.3木材产量及价格预测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
4.1自然地理概况
4.2社会经济条件
4.3龙海区林业生产经营现状
4.4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指导思想、原则
5.2建设目标
5.3项目布局
5.4建设内容及规模
5.5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
5.6营造林技术措施
5.7森林多种经营
5.8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5.9保苗圃建设
5.10经营能力建设方案
第六章  森林保护、节能评估与劳动安全
6.1森林保护
6.2节能评估
6.3劳动安全
第七章  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评价
7.1评价依据
7.2项目区环境现状
7.3环境影响分析
7.4环境保护措施
7.5水土保持影响分析
7.6水土保持措施
7.7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评价
第八章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8.1分析依据
8.2风险调查
8.3风险识别
8.4社会稳定风险估计
8.5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8.6风险等级
8.7风险分析结论
第九章  招标方案
9.1招标依据
9.2招标范围
9.3招标组织形式与方式
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10.1建设期管理
10.2运营期管理
10.3科技推广与培训
10.4保障措施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1.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1.2投资估算
11.3资金筹措
第十二章  项目效益分析
12.1经济效益分析
12.2社会效益分析
12.3生态效益分析
第十三章  项目专项债券融资偿还分析
13.1  编制依据
13.2  债券融资方案
13.3 债券偿还方案
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分析
14.1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14.2风险程度估计
14.3降低和防范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15.1结论
15.2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附表
附表1:主要经济性指标
附表2:投资估算表
附表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利润表
附表6: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7:债券偿还计划表
附表8:债券偿还计划表